沉香大事记

COMPANY HISTORY

耀江沉香大事记


了解“耀江沉香”不得不了解“海南沉香”,海南沉香离不开中华5000年的文化积淀: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时期,大月氏移居大夏盛行佛教。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逐渐在中原传播。衍生出各种用香方法和合香观念,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产生众多博大精深的制香配方,甚至依照季节、时令、场合、用途而调配各类香品。现今日本仍沿用明治维新时学来的妙方,按季节使用春玉桂、夏丁香、秋檀香、冬沉香等各种名香,至此,国人开始使用沉香。


公元8世纪初期:《苏悉地羯罗经》中将沉香列为五种供养之一,致使沉香及其他域外诸香陆续进入中原,使中国香道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两晋时:有明确史料记载域外香料的输入。据《香乘》载:“晋武时外国亦贡异香。”在香料品种日趋增多的基础上,普遍使用合香,并出现了范晔的《和香方》等香方专著,当时的名医葛洪、陶弘景等也曾以香料入药治病。而上层社会流行熏香。

梁武帝时:以沉香祭天,“梁武帝制:南郊、名堂用沉香,取本天之质,阳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于人亲,宜加杂馥,即合诸香为之。梁武祭天,始用沉香,古未有也。”

隋朝:国力强盛,香不仅用于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以香涂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这一时期确是香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香文化的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

唐朝:沉香的供应量大幅增加,有钱有闲阶级便有所谓的“斗香会”,朋友之间各携自家珍藏的海南沉香,以香道香席的形式,从海南沉香原材所结香脂含油量、密度、外形,到原材的生闻与上炉熏香散发的迷人香气等各方面相互比试高低。此外,以上等沉香雕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甚至多篇古籍文献中提到的唐朝沉香亭:以沉香做亭,可谓是极尽奢华!

唐中期以后: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起来,从而有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北方。

宋朝:中国香事的又一鼎盛时期。宋代海上贸易繁荣,政府在泉州设有专管机构——市舶司(类似于现在的海关),对香料贸易实行专卖制度。宋朝政府甚至还规定乳香等香料由政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家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老百姓,普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大家耳熟能详的描绘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上都有沉香的广告。一香铺前的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棟香”字样,沉香之盛,可见一斑。由此,中国步入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末期: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香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居室厅堂里由熏香,在各式宴会上庆典场合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沉香的事务。不仅由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等等。

元朝:建立了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中国与海外贸易大大增加。南洋诸国的沉香与珍珠、象牙、犀角等珍奇大量进入中国,而中国也向附近的国家如高丽等传播沉香,受中国风气的影响,焚香在高丽国也成为一种享受和显示身份的标志。

明朝:南洋诸国的土特产包括沉香继续进入中国,南京的静海寺即以郑和下西洋购回的沉香木为柱而建造。还有南京碧峰寺的沉香罗汉像,也是非幻禅师下西洋所获得,此罗汉像“像最奇古,香更异常”,堪称一宝。

清末:国家危难,救亡图存的争斗将沉香推得越来越远。经过“文革”的扫荡,沉香更加如历史的一缕青烟,缥缥缈缈,似有似无。几十年的断层,使人们渐渐遗忘了沉香,沉香文化几乎断绝。

当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沉香文化的复兴势在必行。但是,现在大大小小的沉香博览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人们对沉香的产地、树种、性能、功效等科学知识缺乏了解,故意混淆沉香的树种、产地,将境外的洋沉香与中国本土沉香混为一谈,从中牟取暴利,甚至歪曲历史,以讹传讹,不仅使市场更加混乱,还误导并妨碍后人学习、传承真实的沉香历史文化。

21世纪:时至今日,海南仍然保留着珍贵的天然沉香资源,让我们有幸重新认识海南沉香,甚至再享受到沉香带给我们的恬静与喜悦、安然与自信。近些年海南申请了“海南沉香”地理标志,从法律法规上确认了海南沉香的历史文化价值,那是几千年来先祖们留给我们的“嗅觉盛宴”是天地最具灵性之香——海南沉香。